稻山琴美:做观光复兴女神

现代都市罕见的光景

漆黑的混沌中,河面倒映着燃烧的篝火,悄无声息滑行的渔舟――“鹈饲”, 头戴传统的黑漆乌帽,腰围半短的草裙蓑衣,鱼鹰师手牵系着鸬鹚的绳子,在清波微漾的水面上泛舟而行。放出鸬鹚数分钟后,奋力拉绳提起,捏嘴提脚卡脖使之吐出香鱼……两岸前来观赏的人们大开眼界、掌声雷动,篝火映红了这现代生活中浓郁的古典画卷。

“鹈饲”是一种传统的捕鱼方法。渔民驱使鸬鹚钻入水中捕捉鱼类,据说印度以东的亚洲地区早就精于此道,但它的起源至今依然是个谜。有趣的是,16至17世纪的欧洲贵族中,曾流行过把它当作是“狩猎”的一种;而在南美遗迹的浮雕中,竟也出现过类似鸬鹚捕鱼的纹样。而所能查询到的文史资料记载,960年,鸬鹚捕鱼就已被中国和日本人使用。

为控制鸬鹚,鱼鹰师必须精通鸬鹚的习性,才能做到驯服它们,这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与训练。鸬鹚捕鱼作为古时的一种生产、生活方式流传至今,中国部分地区,依然残留着把它当成捕鱼的一种手段。而眼下扶桑的鸬鹚捕鱼,仅作为观光资源,纯粹是为了表演给旅游者观赏。在各都道府县众多的“扶桑奇趣”中,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。

美女鱼鹰师诞生传奇

从1300多年前遥远的往昔起,爱知县犬山市的“木曾川”上,每年6月1日至10月15日,都要举行“屋形船赏鹈饲表演”――诱导人们探寻玄妙深奥情趣的“鹈饲”捕鱼作业。35年前,这“夏之风情诗”全盛时,年间约有4万7千人汇聚于此。可是近年来“屋形船赏鹈饲表演”的收益每况愈下,竟跌破2万人以下,当地观光协会可谓伤透了脑筋。

稻山琴美出生于爱知县小牧市。名古屋专科学校兽医专业毕业,经宠物商店工作3年后,前往澳洲留学深造。归国后观赏了“木曾川鹈饲”,深受感动,立志成为鱼鹰师。2012年4月,她在HELLO WOOK(职业安定所)偶然看到募集鱼师的启事,5月便应募“鹈匠实习生”,面试后被采用为观光协会职员,经过一年苦训,2013年6月1日,被正式任命为鱼鹰女。

全日本现存仅有的6位女性鱼鹰师中,年龄最小的一位鱼鹰师宣告诞生。近十年来,稻山琴美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与甜美笑颜征服了扶桑。观赏预约和指名电话纷沓而至,观光客陡增20%。不仅给当地观光旅游业带来了“V字复苏”,也成为报刊网站、广播电视的热门话题。甚至在海外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,疫情前有不少外国游客跨洋越海、奔她而来。

身怀绝技非一朝一夕

自古以来,“鹈饲”便是“非男人莫属”的强体力劳动。往昔,战国名将织田信长曾对鹈匠的惊人技艺赞不绝口,赏10俵大米以示敬佩。原先,市政府并没有特别录用女性的打算。也许考虑到可以制造话题,于是决定采用。女性鱼鹰师在日本东海地区尚属首次,这对于稻山琴美本人和市政府而言,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

首先,要学会驾船技术;其次,要掌握篝火管理;然后,还要指挥鸬鹚捕鱼;清扫鹈舍什么的,吃苦精神自然必不可少;更需要沉着冷静:确保不会从摇晃的船上落入水里,或因一时紧张而放跑了鸬鹚。每一尾鸬鹚都有不同的性格,需做出不同对应。鸬鹚老将有10年以上经历,新加入的鸬鹚们都跟它学捕鱼经验,对于稻山琴美来说,它也算是先辈啦。

鸬鹚们伫立在点燃篝火的船上,火光下鸬鹚和船的影子映在河底,看到这一幕的鱼群,便会往明亮的方向逃,鸬鹚也会对被照射的香鱼鳞作出反应潜入水中。然而,危险往往就潜藏在身旁――“鹈饲”焚烧的篝火非常热,每次不小心都会被烫伤。作为美女不可或缺的假睫毛,10年前就曾发生过沾了火星的睫毛融化后粘在脸上,留下瘢痕的悲剧。

有限生命中找寻天职

木曾川的“鹈饲”起源古老,702年的地方户籍上,便有“鹈养部”的记载。甚至在17世纪,犬山城三代城主成濑正亲还留下了举办御料鹈饲、保护鹈匠的佳话。现存的活动来自明治中期,以“鹈饲复兴”为目标,从长良川专程邀请鹈匠,作为当地的“观光鸬鹚饲养员”而被固定下来。由此便可看出,这是一个以传统为根源的优雅世界。

稻山琴美所在“犬山市观光协会”,工作性质属于“国家准公务员”。每年除6至10月的表演外,其他日子也要去做当地的旅游宣传。虽然每月仅有10多万日元收入,但每天能和自己喜欢的动物一道,令她十分中意。工余还在独居小屋里养了狗、猫、鹦鹉,甚至140公分长的蛇,男朋友来时就藏起来,免得吓坏他,这样有趣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成家育儿。

自幼的梦想是成为芭蕾舞演员,像迪士尼乐园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,在众人面前翩翩起舞。而如今重返岗位的稻山琴美,对作为鱼鹰师有没有产生心境变化呢?“产休期间重读了有关鹈饲的历史和鸬鹚的生态的书。和以前读时相比,更真切感受到自身作为鱼鹰师的成长。本来就超喜欢动物,作为舞者又想让观众看到表演,所以这就是我的天职呵。”稻山琴美如是说。

recent post